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孕期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2025.04.27 16:25

孕期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包括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药物或毒物引起的肝损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是孕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主要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胆汁酸在肝内蓄积引发肝细胞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常见于妊娠中晚期,伴有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胎儿健康。

2.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妊娠并发症,病因可能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有关,导致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肝功能受损。转氨酶显著升高,伴随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干预以避免母婴危险。

3.病毒性肝炎:孕期免疫力下降,易感染肝炎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或戊型肝炎病毒,病毒直接破坏肝细胞导致转氨酶升高。病毒性肝炎可能加重妊娠负担,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及胎儿情况。

4.药物或毒物引起的肝损伤:孕期服用某些药物或接触有毒物质可能引发肝毒性反应,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通过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需谨慎用药并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子痫前期可导致全身小血管痉挛,肝脏血流灌注不足,肝细胞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转氨酶升高。常伴随血压升高、蛋白尿等症状,需积极控制血压以保护肝功能。

孕期转氨酶升高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及时干预以降低母婴风险。肝功能异常可能反映潜在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处理,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