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情况下做心脏支架

2025.03.24 17:51

心脏支架主要用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心脏功能受损以及高风险患者预防心脏事件等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当这些血管因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出现严重狭窄或阻塞时,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心脏支架通过扩张狭窄部位,恢复血流,改善心脏供血,防止心肌进一步损伤。支架植入后,血管内壁会逐渐愈合,支架与血管壁融为一体,长期保持血管通畅。

2.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尽快恢复血流至关重要。心脏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通过迅速开通阻塞的血管,挽救濒死的心肌,减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支架植入后,血流恢复,心肌功能得以保护,降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风险。

3.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心绞痛是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当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时,心脏支架植入术成为重要选择。支架植入后,狭窄的血管得以扩张,血流恢复,心绞痛症状显著缓解,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支架植入后,患者仍需继续药物治疗,防止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

4.心脏功能受损: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不仅导致心肌缺血,还可能引起心脏功能受损,如心力衰竭。心脏支架植入术通过恢复血流,改善心肌供血,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支架植入后,心脏泵血功能增强,心衰症状减轻,患者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提高。支架植入后,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变化。

5.高风险患者预防心脏事件:对于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风险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冠状动脉狭窄的风险较高。心脏支架植入术可以预防性地开通狭窄血管,降低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支架植入后,患者需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和血脂,并坚持长期药物治疗,以维持支架通畅和心脏健康。

心脏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病情、年龄、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支架植入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