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化脓性胆管炎什么原因

2025.01.02 14:38

化脓性胆管炎主要由胆管梗阻、细菌感染、胆管狭窄、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胆管结石:胆管结石是化脓性胆管炎较为常见的病因。胆管内结石可阻塞胆管,胆汁排出不畅,胆汁淤积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胆管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成分异常、胆道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多有腹痛、黄疸等症状。治疗上主要根据结石的大小、部位等采取药物溶石、内镜下取石或手术取石等方法。

2.胆管狭窄:胆管狭窄可由多种原因造成,如手术损伤胆管、胆管周围组织炎症粘连等。狭窄导致胆汁引流受阻,胆管内压力升高,容易引发细菌感染。患者可能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治疗包括内镜下扩张胆管、放置支架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修复胆管。

3.细菌感染:当肠道细菌逆行进入胆管时,在胆管内大量繁殖可引发化脓性胆管炎。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免疫力低下、胆道结构异常等因素易诱发细菌感染。患者常有寒战、高热等症状。治疗以使用敏感抗生素为主,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

4.胆道蛔虫:蛔虫有钻孔习性,可钻入胆管。蛔虫进入胆管后,可引起胆管梗阻,同时蛔虫携带的细菌可导致感染。患者会出现钻顶样腹痛等症状。治疗上可使用驱虫药物,必要时通过内镜将蛔虫取出。

5.胆管梗阻:胆管梗阻是化脓性胆管炎的关键因素。各种原因如肿瘤压迫胆管、胆管内异物等都可导致胆管梗阻。梗阻使得胆汁不能正常排泄,胆管内压力升高,细菌繁殖引发炎症。患者可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如手术切除肿瘤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饮食,规律进餐。积极治疗肠道寄生虫病,有胆道疾病者应定期复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降低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