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触诊如何操作

2025.03.24 17:51

心脏触诊是通过手部触感来评估心脏搏动和心前区异常的一种体格检查方法。操作时,检查者需将手掌或手指轻轻置于患者胸壁,感受心脏搏动的强度、位置和节律,以判断心脏功能及结构是否正常。

进行心脏触诊时,患者通常取仰卧位或坐位,暴露胸部。检查者站在患者右侧,右手掌根部或指尖轻放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即心尖搏动最明显处。触诊时需注意手掌与胸壁的接触力度,避免过度施压,以免影响触感。通过触诊,可以感知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度和节律。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厘米处,搏动范围直径约2-2.5厘米,强度适中,节律规整。若心尖搏动位置偏移、范围扩大或强度异常,可能提示心脏肥大、心包积液或心肌病变等。触诊时还需注意心前区是否有震颤或异常搏动,这些体征可能提示心脏瓣膜病变或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触诊时需注意环境安静,患者放松,避免因紧张或体位不当影响检查结果。触诊前应确保手部温暖,以免冷刺激引起患者不适。触诊过程中,检查者需保持专注,细心感受每一处细微变化。若发现异常体征,应结合听诊、叩诊等其他检查方法进一步确认。对于肥胖或胸壁较厚的患者,触诊可能较为困难,需适当增加力度或调整手法。触诊时需避免长时间按压,以免引起患者不适或影响心脏功能。检查结束后,应及时记录触诊结果,并与患者沟通检查发现,必要时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