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脾脏的触诊方法是什么

2025.03.24 17:51

脾脏触诊方法包括患者体位选择、检查者位置确定、触诊手法运用、触诊区域划分、触诊力度控制。具体分析如下:

1.患者体位选择: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双膝微屈,使腹部肌肉放松。对于脾脏肿大明显的患者,可采取右侧卧位,以便更好地触及脾脏。体位选择的关键在于使腹部充分暴露,便于检查者进行操作。同时,患者应保持平静呼吸,避免因紧张而影响触诊效果。

2.检查者位置确定:检查者通常位于患者右侧,面向患者头部。右手用于触诊,左手可轻压患者左侧肋缘,以固定脾脏位置。检查者应保持适当距离,便于观察患者表情变化,及时调整触诊力度。位置确定后,检查者应保持稳定姿势,避免频繁移动影响触诊准确性。

3.触诊手法运用:常用双手触诊法,右手掌面平放于患者左肋缘下,左手托住患者左侧腰部。随着患者呼吸,右手逐渐向深部按压,感受脾脏边缘。手法应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患者不适。触诊过程中,检查者应密切注意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手法和力度。

4.触诊区域划分:脾脏触诊主要集中于左季肋区,即左侧第9-11肋间。检查者应从左下腹开始,逐渐向上移动,直至触及脾脏下缘。区域划分有助于系统性地检查脾脏大小、形态和质地。触诊时应注意区分脾脏与其他腹部器官,避免误诊。

5.触诊力度控制:触诊力度应适中,初始阶段轻柔按压,随着患者呼吸逐渐加深。对于脾脏肿大患者,力度可适当增加,但仍需避免过度用力。力度控制的关键在于既能触及脾脏,又不引起患者明显不适。检查者应根据患者体型和脾脏位置灵活调整力度。

脾脏触诊是腹部检查的重要环节,需要检查者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触诊过程中,检查者应保持专注,仔细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手法和力度。同时,检查者应结合患者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全面评估脾脏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