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腰椎穿刺

2025.07.29 15:21

腰椎穿刺是一种医疗操作,主要用于获取脊髓液、注射药物或进行诊断性检查。通过在腰部的脊椎间隙插入一根细针,可以进入脊髓腔,提取脑脊液以便进行各种疾病的检测,如感染、出血或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在进行腰椎穿刺时,通常选择在下腰部的L3-L4或L4-L5椎间隙进行穿刺。此处的脊髓已经结束,只有神经根漂浮在脑脊液中,降低了损伤脊髓的风险。医生会在患者的腰部消毒后,使用局部麻醉剂减轻穿刺时的不适感。穿刺针插入后,医生会观察到脑脊液逐渐流出,随后可以收集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腰椎穿刺不仅可以帮助诊断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例如注射药物以缓解疼痛或治疗某些疾病。

在进行腰椎穿刺前,需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患者应告知医生自身的病史,包括任何出血倾向、感染或过敏反应等情况。穿刺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确保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操作过程中,保持放松的姿势非常重要,以减少肌肉紧张带来的不适。穿刺后,需在观察室内休息一段时间,以监测是否出现头痛、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穿刺后,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若出现持续的头痛、发热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处理。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降低腰椎穿刺的风险,确保操作的安全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