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腰椎穿刺检查意义

2025.08.18 14:54

腰椎穿刺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诊断手段,主要用于获取脊髓液以帮助诊断各种神经系统疾病。通过这种检查,可以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检测感染、出血、炎症以及肿瘤等病变。腰椎穿刺不仅能够提供重要的生化和细胞学信息,还能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腰椎穿刺时,通常会选择腰椎的L3-L4或L4-L5间隙进行穿刺,以避免损伤脊髓。穿刺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细针穿过皮肤、肌肉和韧带,进入蛛网膜下腔,抽取少量脊髓液。脊髓液的分析可以揭示多种病理状态,例如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神经梅毒、脑出血等。腰椎穿刺还可以用于测量颅内压,评估颅内高压的情况。对于某些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液中的特定抗体或细胞成分的变化也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腰椎穿刺在神经内科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进行腰椎穿刺之前,需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患者应在检查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检查的目的和过程,消除心理顾虑。其次,需确保患者没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感染等禁忌症,以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在检查当天,患者应保持放松,避免紧张情绪影响穿刺效果。穿刺后,需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是否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不适症状。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医生在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技术,确保使用的器械和材料均为消毒状态。穿刺后应保持一定的卧床休息时间,以减少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这些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腰椎穿刺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