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选穴位治疗

2025.08.11 14:18

选穴位需遵循经络循行规律、结合局部与远端配穴、注重特定穴位的协同作用、考虑个体差异调整方案、依据症状轻重选择刺激强度。具体分析如下:

1.遵循经络循行规律: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选穴需以病变所属经络为主。例如头痛属阳明经可选取合谷,属少阳经则配外关。经络理论强调上下贯通,故远端取穴常能调节整体功能。

2.结合局部与远端配穴:局部穴位直接作用于病位,如胃痛取中脘;远端穴位如足三里可疏导经气。二者配合能增强疗效,避免单一刺激的局限性。

3.注重特定穴位的协同作用:五输穴、原穴等特定穴位有特殊功效。如太溪为肾经原穴,配复溜可滋肾阴;委中为膀胱经合穴,擅长缓解腰背痛。

4.考虑个体差异调整方案:体质强弱、年龄差异影响选穴。儿童宜轻刺激取少商、四缝;体虚者慎用强刺激,可加灸关元以扶正。

5.依据症状轻重选择刺激强度:急症如牙痛可用强刺泻法,取颊车配合谷;慢性虚证宜补法,选三阴交、脾俞并配合温和灸。

操作前需确认穴位定位准确,避免误伤重要组织。孕妇及特殊体质者禁用某些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施治过程中观察反应,出现晕针立即停止。工具需严格消毒,防止感染。疗程间隔需合理,过度刺激可能耗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