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结石应该如何运动

2025.06.12 09:24

尿结石患者应多喝水促进排尿、进行跳跃运动帮助结石移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结石移位、选择温和有氧运动改善代谢、结合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具体分析如下:

1.多喝水促进排尿:水分摄入增加可稀释尿液浓度,减少结晶形成风险,同时增加尿量有助于小结石自然排出。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均匀分配在白天各个时段。排尿次数增多能冲刷尿道,避免结石滞留。运动前后尤其需要补充水分,但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2.进行跳跃运动帮助结石移动:上下震动类动作如跳绳、原地跳跃可利用重力作用促使肾脏或输尿管中的结石向下移动。跳跃时建议穿着缓冲较好的鞋子,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需注意跳跃幅度不宜过大,避免腰部撞击硬物。若结石体积较大或伴有明显疼痛,应暂停跳跃并就医评估。

3.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结石移位:跑跳、搏击等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结石突然卡顿在狭窄部位,引发肾绞痛或尿路损伤。运动强度应以微微出汗、呼吸稍快但能正常对话为度。突然的体位变化如快速弯腰、扭转也应减少,可选择游泳、散步等低冲击运动替代。

4.选择温和有氧运动改善代谢:快走、太极拳等中低强度运动能调节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肾脏滤过功能,减少代谢废物沉积。每周保持15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运动后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导致尿液浓缩结晶。

5.结合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腰背部及下腹部的拉伸动作可减轻结石引发的肌肉痉挛疼痛。猫式伸展、侧腰拉伸等动作每天练习10-15分钟,注意动作缓慢,配合深呼吸。拉伸时如出现尖锐疼痛需立即停止,可能提示结石嵌顿需医疗干预。

运动期间需密切观察排尿颜色及疼痛变化,出现血尿、持续腰痛或发热应及时就诊。饮食需配合低盐低嘌呤,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钙或草酸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及大小,必要时结合药物或体外碎石治疗。运动计划需根据个体耐受度逐步调整,避免单一动作长时间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