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情况下需要切除胆囊

2025.01.17 14:35

切除胆囊的情况主要包括胆囊结石引起的症状、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的增大以及胆囊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胆囊结石引起的症状: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切除胆囊的原因。当胆囊内形成结石时,可能会导致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如果结石导致胆囊堵塞,可能会引发胆囊炎,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当患者出现频繁的胆绞痛或结石引起的并发症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2.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炎症,通常由胆囊结石引起。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右上腹痛、发热、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急性胆囊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胆囊破裂或感染扩散,危及生命。急性胆囊炎患者通常需要尽快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以防止病情恶化。

3.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是胆囊长期反复发炎的结果,常伴有胆囊结石。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虽然有些患者的症状较轻,但慢性胆囊炎可能会导致胆囊功能下降,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对于症状明显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切除胆囊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4.胆囊息肉的增大:胆囊息肉是胆囊内壁的良性肿块,通常在超声检查中发现。大多数息肉不会引起症状,但如果息肉的大小超过一定程度如1cm以上,则可能有恶变的风险。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建议进行胆囊切除,以防止潜在的癌变风险。

5.胆囊功能障碍:胆囊功能障碍是指胆囊无法正常收缩和排空胆汁,导致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此类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后仍未改善时,可能需要考虑切除胆囊。通过手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切除胆囊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适应症主要与胆囊疾病有关。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经过专业评估后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生活,且不影响日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