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注意事项

2025.01.10 16:38

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感染、出血、动脉供血不足、内瘘功能失常,具体分析如下:

1.血栓形成:动静脉内瘘的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手术后早期。血栓的形成可能导致内瘘的功能下降,影响透析的效率。为了预防血栓形成,患者在手术后应定期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保持良好的血流通畅性。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以减少血栓的风险。定期的超声检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的形成,从而及时处理。

2.感染:动静脉内瘘的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在手术后和透析过程中。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全身感染。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并在透析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如果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出血:动静脉内瘘的出血通常发生在手术后或透析过程中,可能由于血管损伤或内瘘部位的压力过高引起。出血的严重程度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透析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和血流量,确保内瘘部位的稳定。如果发生严重出血,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并可能需要外科干预。

4.动脉供血不足:动静脉内瘘可能导致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或苍白。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内瘘的血流量过大,导致动脉血流减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生会在手术前进行详细评估,确保内瘘的设计不会影响到动脉的正常供血。如果出现供血不足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调整内瘘的血流量。

5.内瘘功能失常:动静脉内瘘的功能失常可能表现为透析效率下降,通常是由于内瘘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定期监测内瘘的血流量和压力是确保其正常功能的关键。如果发现内瘘功能下降,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以恢复内瘘的通畅性。

在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和后续透析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及时就医,确保内瘘的正常功能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