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动静脉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1.02 14:38

动静脉瘘可由先天性因素、外伤、医源性损伤、血管疾病、肿瘤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性因素:先天性动静脉瘘是由于胚胎时期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动静脉之间存在异常交通,导致出生后即存在动静脉瘘。这种情况与遗传因素可能存在一定关联。由于是先天性的血管结构异常,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的瘘口位置、大小等情况,通过手术修复或介入治疗等方式来纠正动静脉之间的异常交通。

2.外伤:当身体遭受严重的外部创伤,如刺伤、枪伤等,可能会同时损伤临近的动脉和静脉,使动脉和静脉之间形成异常通道。这种外伤导致的动静脉瘘发病较急。对于外伤引起的动静脉瘘,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进行手术修复受损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流状态。

3.医源性损伤: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如穿刺、手术等可能会意外造成动静脉之间的损伤并形成瘘。例如在进行血管造影、血液透析造瘘等操作时,如果操作不当就可能引发。一旦发现医源性动静脉瘘,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可选择保守观察一段时间看是否能自行愈合,若不能则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干预。

4.血管疾病:某些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血管炎等会影响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变硬、变脆,血管炎则会引起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受损。在这些病变的基础上,容易出现动静脉之间的异常沟通形成瘘。针对血管疾病引起的动静脉瘘,需要先对基础的血管疾病进行治疗,如控制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抑制血管炎的炎症反应等,再考虑对动静脉瘘的处理。

5.肿瘤:肿瘤的生长可能会侵犯周围的血管组织,压迫或侵蚀动脉和静脉,导致动静脉之间形成瘘。例如一些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对血管的破坏加剧。对于肿瘤引起的动静脉瘘,首先要对肿瘤进行评估和治疗,如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等,在肿瘤治疗的同时或之后,再处理动静脉瘘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身体遭受严重创伤,在进行医疗操作时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以降低医源性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