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走路后脚后跟疼痛怎么办

2024.11.25 13:06

走路后脚后跟疼痛可通过休息、更换鞋子、热敷、按摩、就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休息能让脚后跟得到充分放松,减少持续受力。当走路过多或姿势不当导致脚后跟疼痛时,停止走动,找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将脚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脚部肿胀和疼痛。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加重疼痛,给脚后跟足够的时间恢复。

2.更换鞋子:不合适的鞋子是引起脚后跟疼痛的常见原因。如果鞋子过硬、过紧或鞋底磨损不均匀,会改变脚部的受力分布。换上柔软、舒适、合脚且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能改善脚部的受力状况。例如运动鞋,其鞋底有弹性,能缓冲走路时的冲击力,减轻脚后跟的压力,缓解疼痛。

3.热敷:热敷可以促进脚后跟局部的血液循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温热的刺激能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将营养物质带到受损组织,同时带走代谢废物,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

4.按摩:按摩有助于放松脚部肌肉和筋膜。从脚底开始,用拇指沿着足跟底部轻轻按压,然后按摩足跟两侧和跟腱部位。按摩力度适中,以感到轻微酸胀为宜。通过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肌肉的紧张状态,缓解因肌肉紧张牵拉引起的脚后跟疼痛。

5.就医治疗:如果脚后跟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剧烈或者伴有红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X光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跟骨骨赘、跖筋膜炎等疾病。根据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在处理走路后脚后跟疼痛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减少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如果疼痛是由疾病引起,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不要自行盲目用药或使用不正规的治疗方法。同时,日常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脚部锻炼,增强脚部肌肉力量,预防脚后跟疼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