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会引起尿黄吗

2024.09.25 08:3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会引起尿黄。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由于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从而引起黄疸。当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升高后,会通过肾脏排泄,导致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进而出现尿黄的现象。这种尿黄通常表现为深黄色甚至浓茶色。

随着病情的进展,胆红素的蓄积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尿黄的程度也可能会逐渐加深。除了尿黄,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等黄疸相关表现,同时可能伴有乏力、瘙痒、腹胀、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如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持续发展,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门静脉高压、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健康问题。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等,同时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止痒、补充营养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过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出现尿黄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