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肾病引起的高血压怎么办

2025.03.24 17:51

肾病引起的高血压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改善肾功能、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具体分析如下:

1.控制血压:肾病引起的高血压首先需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常目标值为130/80mmHg以下。通过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并保护肾功能。同时,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肾损伤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2.改善肾功能: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需要采取措施改善肾功能。这包括治疗原发肾病,如控制血糖、降低尿蛋白等。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或使用磷结合剂控制高磷血症。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调整饮食:饮食管理对肾病引起的高血压至关重要。建议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3克以下。同时,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通常建议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质蛋白质。限制高钾、高磷食物的摄入,如香蕉、橙子、坚果等。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等。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肾病引起高血压的关键。首选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不仅能有效降压,还能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对于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联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其他降压药物。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剂量。

5.定期监测:定期监测对于管理肾病引起的高血压至关重要。建议每周至少测量血压2-3次,并记录结果。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指标。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还需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肾病引起的高血压是一种复杂的临床情况,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管理。除了上述措施外,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等。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随访,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