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走路脚后跟疼怎么办

2025.07.23 08:37

走路脚后跟疼可以尝试更换软底鞋或足弓支撑鞋、每日用温水泡脚并轻揉脚跟、减少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适度拉伸跟腱和足底筋膜、疼痛明显时外用消肿止痛贴或药膏。具体分析如下:

1.更换软底鞋或足弓支撑鞋:选择鞋底柔软且有足弓支撑的鞋子能有效减轻脚跟压力。硬底鞋或平底鞋可能导致足底筋膜过度牵拉,加重疼痛。建议避免穿拖鞋或高跟鞋,运动时选择专业缓震跑鞋。鞋垫可定制或选择带有足弓垫的款式,分散脚跟受力。

2.每日用温水泡脚并轻揉脚跟:温水泡脚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浸泡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水温不宜过高。泡脚后用手掌或拇指轻柔按压脚跟及周围,方向从足心向脚跟推按,每次5-10分钟。可配合少量活血化瘀的药油增强效果。

3.减少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过度负重会加剧脚跟组织劳损。建议每小时坐下休息5-10分钟,避免连续行走超过30分钟。如需长时间活动,可分段进行并穿插休息。体重较大者需控制日常活动量,必要时使用拐杖分担负荷。

4.适度拉伸跟腱和足底筋膜:面向墙壁站立,前脚掌抵墙,脚跟贴地,身体前倾以拉伸小腿后侧肌肉,保持15秒后换脚。或坐姿用毛巾套住前脚掌,缓慢向身体方向拉紧,感受足底牵拉。每日重复3-5组,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拉伤。

5.疼痛明显时外用消肿止痛贴或药膏:局部涂抹具有活血散结作用的药膏,如含有川芎、红花等成分的制剂。贴敷前清洁皮肤,避开破损处。若出现皮肤过敏需立即停用。严重疼痛可咨询医师是否需配合口服药物。

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防止足部受凉。夜间睡眠时可穿戴足部护具保持筋膜伸展。若持续疼痛超过两周或伴随肿胀发热,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变。饮食中适量补充富含钙质和胶原蛋白的食物有助于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