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小腿骨折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7.23 08:36

小腿骨折后需保持患肢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展、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功能、注意心理调适缓解焦虑情绪。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患肢制动避免二次损伤:骨折初期需严格固定患肢,使用石膏或支具限制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或软组织损伤加重。搬运时需托扶患肢近端和远端,避免单点受力。卧床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减轻肿胀。若固定物松动或患肢出现剧烈疼痛、麻木需立即就医。

2.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展:骨折后2周、4周、8周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对位情况和骨痂形成。早期发现愈合不良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时需反馈疼痛程度、皮肤颜色及温度变化,排除感染或血液循环障碍。医生会根据愈合阶段调整固定方式或负重建议。

3.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每日需摄入足量蛋白质、钙质及维生素D,如牛奶、鱼类、豆制品。胶原蛋白合成需补充维生素C,多食用新鲜果蔬。避免高盐、高糖饮食影响钙吸收。吸烟饮酒会延缓愈合,需严格戒除。

4.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功能:拆除固定后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如踝泵运动预防僵硬。随着愈合进展逐步增加主动屈伸训练,配合热敷缓解肌肉萎缩。后期可进行低强度负重练习,如水中行走,逐步过渡到正常步态。训练强度以不引发持续疼痛为限。

5.注意心理调适缓解焦虑情绪:长期卧床易产生焦躁或抑郁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分散注意力。家属需多沟通鼓励,避免负面情绪影响康复信心。疼痛明显时可咨询医生使用镇痛方案,保证睡眠质量。

康复期间需监测患肢皮肤状况,保持清洁干燥,防止压疮。环境需移除障碍物,避免跌倒风险。遵医嘱用药控制炎症或疼痛,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发热、患肢红肿热痛需警惕感染。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防止再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