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小腿骨折后注意事项

2025.07.23 08:36

小腿骨折后需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骨折后需立即使用夹板或石膏固定,限制患肢活动。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部位上下关节,防止断端移位。卧床时抬高患肢15-30度,减轻肿胀。搬运时托住骨折处,避免扭曲或碰撞。固定期间禁止负重或剧烈运动,直至影像学检查显示骨痂形成。

2.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首次复查通常在固定后1-2周,评估肿胀消退及皮肤状况。后续每4-6周进行X线检查,确认骨折线模糊或骨痂生长。若出现固定松动、疼痛加剧或皮肤发紫,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根据愈合进度调整固定方式或康复计划。

3.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开放性骨折需每日消毒换药,使用无菌敷料覆盖。术后2周内避免沾水,洗澡时用防水护具。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及时处理异常分泌物。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降低细菌侵入风险。

4.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每日摄入足量蛋白质如鱼肉豆类,增强成骨细胞活性。补充钙质可通过牛奶、芝麻等食物,配合维生素D3促进吸收。避免高盐高糖饮食,减少钙流失。适量增加锌、镁元素,加速胶原蛋白合成。

5.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功能:拆除固定后先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踝泵练习防止僵硬。2周后加入主动屈伸训练,逐步增加抗阻运动。行走初期使用拐杖分担体重,6-8周后尝试部分负重。训练强度以不引发持续疼痛为限,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紧张。

骨折后需关注心理调适,长期卧床易引发焦虑抑郁,可通过交流或兴趣活动分散注意力。避免吸烟饮酒,尼古丁和酒精会延缓愈合。注意环境安全,防止跌倒造成再次骨折。疼痛管理以药物与非药物方式结合,如冷敷或分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