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猩红热并发肾炎如何治疗

2025.03.05 08:14

猩红热并发肾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控制感染源、对症治疗、饮食调理、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猩红热并发肾炎时,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肾脏负担。卧床休息有助于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休息时间视病情而定,通常需持续至症状明显缓解,尿常规检查恢复正常。在此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尿量变化。

2.控制感染源: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猩红热,以消除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类药物,疗程一般为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控制感染可减少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减轻肾脏损害。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尿常规,评估感染控制情况。

3.对症治疗:针对肾炎症状进行相应处理。出现高血压时,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出现水肿时,可酌情使用利尿剂。严重病例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发生。

4.饮食调理:急性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适当控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保证充足热量供给,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饮食调理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促进肾功能恢复。

5.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指标,评估病情变化。急性期每周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每月复查一次。持续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复查应持续至病情完全缓解后3-6个月,确保无复发迹象。

猩红热并发肾炎的预后与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密切相关。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完全康复,但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炎。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和长期随访至关重要。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猩红热及其并发症的认知,有助于预防疾病发生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