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溃疡是怎么引起的

2024.12.03 11:33

十二指肠溃疡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破坏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机制。能够在黏膜层定殖,引发炎症反应,削弱黏膜的保护作用。同时,幽门螺杆菌还会影响胃酸分泌的调节机制,促使胃酸分泌增加,进一步损伤十二指肠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

2.胃酸分泌过多:当胃酸分泌量超过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时就会造成损伤。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过多、壁细胞对刺激物敏感性增强等都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一些食物、精神因素也可刺激胃酸分泌。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来减少胃酸分泌。

3.遗传因素: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家族中可能存在一些基因变异,使得个体十二指肠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先天性的薄弱之处,对胃酸、幽门螺杆菌等损伤因素的抵抗力较低。目前尚无针对遗传因素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但可通过对其他病因的控制来预防和治疗溃疡。

4.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习惯与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吸烟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同时减少十二指肠黏膜的血流供应。酗酒会直接损伤黏膜。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促使胃酸分泌失调。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病情改善。

5.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会对十二指肠黏膜造成损伤。这些药物抑制了黏膜合成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对黏膜有保护作用。长期或大量使用这类药物就容易引发溃疡。如果病情需要使用这类药物,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来减轻药物对黏膜的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