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溃疡怎么引起的

2025.02.16 09:24

十二指肠溃疡主要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药物因素、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会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胃和十二指肠的保护性内膜。而且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多种酶和毒素,如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可中和胃酸,形成有利于幽门螺杆菌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同时氨对胃黏膜细胞也有毒性作用,从而引发十二指肠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

2.胃酸分泌过多: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量往往高于常人。胃酸是一种强酸,当胃酸分泌过多时,会对十二指肠黏膜产生过度的侵蚀作用。胃排空过快时,酸性胃液会很快进入十二指肠,而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对胃酸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过多的胃酸就容易在此处造成黏膜损伤,形成溃疡。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H₂受体拮抗剂等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症状。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引发十二指肠溃疡。例如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在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的同时,也会减少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合成减少会使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阿司匹林就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长期大量服用容易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如果因为病情需要必须服用这类药物,可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以减轻对胃肠道的损伤。

4.遗传因素:十二指肠溃疡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其亲属发病的概率相对较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影响个体的胃酸分泌功能、胃排空速度、黏膜防御能力等有关。虽然遗传因素难以改变,但有家族史的人群可以更加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整,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5.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重要影响。长期吸烟会使胃酸分泌增加,同时降低幽门括约肌的张力,导致胆汁反流,胆汁中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加重对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酗酒也会损伤胃黏膜,影响黏膜的血液循环,削弱黏膜的防御能力。另外,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情绪因素,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引发溃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减轻压力等有助于预防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