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硝酸酯类药物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2025.03.07 20:05

硝酸酯类药物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包括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外周静脉减少回心血量、改善心肌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1.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硝酸酯类药物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环磷酸鸟苷的生成,导致冠状动脉平滑肌松弛,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缓解心肌缺血。

2.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耗氧:药物通过扩张外周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室壁张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绞痛症状。

3.扩张外周静脉减少回心血量:硝酸酯类药物作用于外周静脉,使其扩张,减少血液回流至心脏,降低心脏的充盈压力,进一步减轻心脏负担。

4.改善心肌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特别是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的氧供需平衡,缓解心绞痛。

5.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硝酸酯类药物通过增加环磷酸鸟苷的水平,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硝酸酯类药物通过多种机制协同作用,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血栓形成,是治疗心绞痛的重要药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