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如何预防吸痰操作中引起患者感染

2025.04.01 08:51

预防吸痰操作中引起患者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定期更换吸痰设备、保持患者呼吸道湿润、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吸痰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所有接触患者呼吸道的器械和物品均经过严格消毒或为一次性使用。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基础,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病原体侵入患者体内,引发感染。

2.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一次性无菌吸痰管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每次吸痰操作都应使用新的吸痰管,使用后立即丢弃,不得重复使用。这样可以确保每次操作都是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3.定期更换吸痰设备:吸痰设备如吸引器、连接管等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必要时进行更换。长期使用的设备容易积累细菌和病毒,定期更换可以防止这些病原体通过设备传播给患者,降低感染风险。

4.保持患者呼吸道湿润:呼吸道干燥容易导致黏膜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在吸痰操作前后,应通过雾化吸入或滴注生理盐水等方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湿润。湿润的呼吸道不仅有助于痰液的排出,还能减少黏膜损伤,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5.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医护人员在进行吸痰操作前后必须严格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手是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保持手部清洁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确保手部无菌,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吸痰操作中患者感染的风险。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控制培训,提高无菌操作意识和技能,确保在临床实践中能够严格执行各项预防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