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引起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2025.08.18 16:37

引起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是利什曼原虫。这种寄生虫属于锥虫科,主要通过沙蝇叮咬传播给人类。内脏利什曼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感染,通常影响肝脏、脾脏和骨髓,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利什曼原虫的生命周期复杂,涉及宿主和传播媒介。成虫在沙蝇体内繁殖,叮咬人类时将原虫注入血液。感染后,原虫会在宿主的免疫系统中生存和繁殖,导致免疫反应异常。内脏利什曼病的症状包括发热、体重下降、贫血、肝脾肿大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该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常见,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由于病原体的多样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有所不同,确诊需要通过血液检查、骨髓活检等方法进行。

在预防内脏利什曼病时,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至关重要。避免在沙蝇活跃的时段外出,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使用驱虫剂可以有效减少被叮咬的风险。对于高风险地区的居民,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筛查也十分重要。及时识别和治疗感染病例,有助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对于已经感染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了解利什曼原虫的传播途径和症状表现,对于预防和控制内脏利什曼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