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胰腺炎出现少尿该怎么办

2024.08.16 20:21

胰腺炎出现少尿时,应及时评估病情、保证液体平衡、监测肾功能、调整药物使用、考虑透析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评估病情:胰腺炎患者出现少尿时,首先应立即评估少尿的原因。少尿可能是由脱水、肾前性氮质血症、急性肾损伤或其他并发症引起。医生需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等,来确定少尿的原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保证液体平衡:针对胰腺炎引起的少尿,应积极纠正液体不足,保证液体平衡。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中至重度脱水则需静脉补液。在补液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心率、血压等指标,调整补液速度和量,避免液体过负荷。

3.监测肾功能:在治疗胰腺炎少尿的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这有助于评估肾脏功能损害的程度,指导液体和药物的治疗。

4.调整药物使用:针对胰腺炎少尿的患者,应调整药物使用,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肾损伤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在必要时,可使用利尿剂促进尿液排出,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利尿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5.考虑透析治疗:对于严重肾功能损害或急性肾衰竭的患者,需考虑透析治疗。透析治疗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为肾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在胰腺炎患者出现少尿时,应全面评估病情,保证液体平衡,密切监测肾功能,合理调整药物使用,并在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通过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