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稳定型心绞痛会不会引起心力衰竭

2024.09.10 18:14

稳定型心绞痛有可能引起心力衰竭。

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胸痛等症状。虽然相对较为稳定,但如果长期反复发作或病情逐渐进展,心肌的缺血状态持续存在且得不到有效改善,会对心肌造成慢性损害。这种慢性损害会使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逐渐下降,心脏的泵血能力减弱,从而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当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以满足身体的需求时,就会出现一系列心力衰竭的表现,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其他导致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等。这些因素与心绞痛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而且,即使患者在心绞痛发作间歇期没有明显症状,心肌的潜在损伤可能仍在持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损伤的积累可能达到一定程度,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能因为其病情相对稳定而忽视对心脏功能的关注和评估。应积极治疗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同时控制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心脏功能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心脏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