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是轮状病毒

2025.08.21 17:54

轮状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主要引起婴幼儿和儿童的急性腹泻。该病毒属于双链RNA病毒,通常通过口腔传播,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更为普遍。轮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和腹痛,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甚至危及生命。

轮状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感染率较高。感染后,病毒会在肠道内繁殖,导致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引发腹泻。由于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在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传播速度较快。通常情况下,感染后出现症状的潜伏期为一到三天。虽然大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天内自行康复,但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尤其是婴幼儿,脱水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需要及时就医。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以及在高风险人群中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在面对轮状病毒感染时,注意事项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饮食前和如厕后要彻底洗手,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其次,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特别是腹泻和呕吐的频率,以便及时识别脱水的迹象,如口干、尿量减少等。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严重脱水的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对于已经感染的个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的关键,通常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溶液来进行补充。在饮食方面,建议在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帮助肠道恢复正常功能。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婴幼儿中,能够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了解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