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是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2025.08.21 17:54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疫苗,主要通过口服方式接种。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感染后可能引发严重的脱水和其他并发症。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发旨在降低轮状病毒引起的疾病负担,保护儿童的健康。

这种疫苗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接种,接种程序一般包括多次口服,具体的接种时间和剂量根据不同国家的疫苗接种计划而有所不同。疫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轮状病毒的抗体,从而在未来接触到该病毒时,能够有效抵御感染。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能够显著降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发病率和住院率,尤其是在高风险人群中,疫苗的保护效果更为明显。疫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广泛的验证,绝大多数接种者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副作用通常较轻微,如轻度腹泻或发热。

在接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关注。首先,接种前应确保婴儿的健康状况良好,尤其是在出现发热、呕吐或腹泻等症状时,建议暂缓接种。其次,疫苗不适用于对其成分过敏的个体,接种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确保没有过敏史。接种后应观察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疫苗是安全的,但在极少数情况下,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肠道问题,因此在接种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对于已经感染过轮状病毒的婴儿,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时机也应由医生评估。家长在接种疫苗后,应继续关注婴儿的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通过合理的接种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保护儿童免受轮状病毒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