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什么是轮状病毒

2024.11.12 10:44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影响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例如,婴幼儿可能因为接触了被轮状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等物品后,再将病毒摄入体内而感染。在感染轮状病毒后,患儿通常会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泻、呕吐、发热等。腹泻往往较为严重,大便多为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每天可达数次至数十次不等。由于频繁的腹泻和呕吐,患儿很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轮状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常见,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更为高发,所以也被称为秋季腹泻。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人口密集的地区,轮状病毒的传播可能更为广泛。目前,针对轮状病毒感染,预防方面主要依靠疫苗接种,同时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也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在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如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