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颈性眩晕应该怎么去治疗

2025.10.20 17:59

颈性眩晕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物理治疗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手法复位调整错位关节、生活方式调整减少颈部劳损、中医针灸疏通经络。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能减轻眩晕发作,配合营养神经药物有助于恢复功能。部分患者需短期服用止晕药物控制急性症状,但需严格遵医嘱避免副作用。药物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长期用药需定期评估效果与安全性。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需结合其他治疗方式。

2.物理治疗改善颈部血液循环: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组织代谢,缓解肌肉痉挛。牵引治疗适用于椎间隙狭窄者,需专业医师操作。热敷配合低频脉冲能放松颈部肌肉,每日坚持效果更佳。治疗过程中需观察有无不适反应,及时调整强度。物理治疗通常需连续进行10-15次见效。

3.手法复位调整错位关节:专业正骨医师通过触诊定位关节紊乱位置,采用旋转扳法或侧扳法复位。操作前需拍摄颈椎影像排除禁忌症。手法需轻柔准确,避免暴力导致损伤。复位后需佩戴颈托固定2-3周。部分患者需多次复位才能稳定关节位置。

4.生活方式调整减少颈部劳损: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颈椎枕,维持正常生理曲度。每工作1小时做颈部伸展运动,缓解肌肉紧张。避免突然转头或头部悬空动作。控制体重减轻颈椎负荷,戒烟防止血管痉挛。

5.中医针灸疏通经络:取风池、百会等穴位施针,配合艾灸温通经脉。针刺深度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得气后留针20分钟。治疗初期可能出现短暂眩晕加重属正常反应。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避免感染风险。体质虚弱者应采用轻刺激手法。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避免突然起身加重症状。治疗期间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可能。驾驶或高空作业前需确保症状完全缓解。所有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尝试危险操作。出现肢体麻木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