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新生儿纵膈积气怎么引起的

2025.03.05 16:30

新生儿纵膈积气是由于气体异常积聚在纵膈区域引起的病理状态。纵膈是胸腔内位于两肺之间的区域,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重要结构。气体进入纵膈通常是由于肺泡破裂或气道损伤,导致气体从肺部或气道泄漏到纵膈组织。

新生儿纵膈积气的主要原因是肺泡过度膨胀或气道压力过高。在新生儿中,肺泡壁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机械通气、正压通气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因素的影响。当肺泡内压力过高时,肺泡壁可能破裂,气体通过肺间质进入纵膈。气道损伤如气管插管操作不当或气道异物也可能导致气体泄漏到纵膈。某些先天性肺部疾病或感染也可能增加纵膈积气的风险。

新生儿纵膈积气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呼吸困难、发绀、胸痛或皮下气肿。诊断通常通过胸部X线或CT扫描确认,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纵膈区域的气体积聚。治疗措施取决于积气的严重程度和病因。轻度积气可能无需特殊处理,密切观察即可。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调整机械通气参数、降低气道压力或进行胸腔引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以修复气道损伤或清除积气。

预防新生儿纵膈积气的关键在于避免肺泡过度膨胀和气道损伤。在机械通气时,应使用适当的通气参数,避免过高的气道压力。气管插管操作应谨慎,确保导管位置正确。对于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其他肺部疾病的新生儿,应密切监测呼吸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早期识别和处理纵膈积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