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长期喝碱性水的危害

2025.01.17 18:56

长期喝碱性水的危害可能是影响酸碱平衡、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导致胃肠道不适、增加结石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影响酸碱平衡:人体的酸碱平衡是非常精密的生理机制。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酸碱平衡由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体液中的缓冲物质共同维持。如果长期饮用碱性水,可能会打破身体内部自然的酸碱平衡状态。人体自身具有强大的酸碱调节能力,额外摄入碱性物质可能干扰这种平衡调节机制,使得身体处于一种不适当的碱性环境,进而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2.加重肾脏负担: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长期饮用碱性水,肾脏需要不断地对摄入的过量碱性物质进行处理,以维持体内的酸碱稳定。这会增加肾脏的工作负荷,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尤其是对于肾脏功能本身就不太好的人群,这种额外的负担可能会加速肾脏疾病的发展。

3.影响营养物质吸收:人体消化系统中的胃酸等酸性物质对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起着关键作用。碱性水可能会中和胃酸,降低胃酸的浓度。胃酸浓度降低后,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过程,例如蛋白质的初步分解可能不完全。这进而影响到后续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吸收,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

4.导致胃肠道不适:过量的碱性物质进入胃肠道后,可能会改变胃肠道内的酸碱环境。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适应了一定的酸碱环境,这种改变可能会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诸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5.增加结石风险:碱性环境有利于某些矿物质的沉淀。长期饮用碱性水可能会使尿液中的钙、镁等矿物质的溶解度降低,增加这些矿物质在肾脏、输尿管或膀胱等部位形成结石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身就容易形成结石的人群,如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患者,长期饮用碱性水更需要谨慎。

在日常生活中,饮水应遵循适量、均衡的原则。不要盲目追求碱性水的所谓健康功效,普通的白开水通常是最健康、最适宜的饮品。如果有特殊的健康状况或饮食需求,应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