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怎样减少饥饿感

2025.01.06 07:27

以下是5项减少饥饿感的方法,高纤维食物、充足水分摄入、规律进餐、优质蛋白摄入、适当运动。具体分析如下:

1.高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在胃内消化速度慢,可增加饱腹感。像全麦面包、燕麦片、蔬菜如西兰花、芹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带皮吃等富含膳食纤维,在肠道中吸收水分膨胀,占据胃部空间,延缓胃排空时间,从而减少饥饿感。而且高纤维食物热量相对较低,既能满足饱腹感需求,又不会摄入过多热量。

2.充足水分摄入:水没有热量,但能填充胃部空间。有时候感到饥饿可能是口渴被误认。在饭前喝一杯水,可以让胃部产生一定的饱足感。每天保证1500-2000mL的水分摄入,除了白水,也可以是淡茶水。喝水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正常运转,减少因身体机能需求而误判的饥饿感。

3.规律进餐: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调节身体的生物钟和代谢节奏。如果三餐不规律,身体会在不恰当的时候发出饥饿信号。例如,不吃早餐会让身体在上午就处于饥饿状态,还可能导致午餐时过度进食。规律的三餐,每餐吃到七八分饱,能让身体适应进食节奏,稳定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带来的饥饿感。

4.优质蛋白摄入:蛋白质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像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都是优质蛋白的来源。例如,早餐吃一个鸡蛋加一杯牛奶,或者午餐吃一块鸡胸肉搭配蔬菜。优质蛋白在体内分解吸收过程较长,能较长时间维持饱腹感,减少饥饿感的出现频率。

5.适当运动:运动可以调节身体的激素水平,如增加饱腹感激素的分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者力量训练,如深蹲、平板支撑等都有帮助。运动后身体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但同时也会调整身体对饥饿的感知。不过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后过度饥饿而暴饮暴食。

在减少饥饿感的过程中,要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这些食物虽然能带来短暂的饱腹感,但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和脂肪堆积。同时,不要过度节食,过度节食会让身体代谢减慢,反而更容易感到饥饿,也不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