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要怎么让自己有饥饿感

2025.02.06 17:58

让自己有饥饿感的方法包括增加运动量、延长进食间隔、调整饮食结构、多喝水、保证充足睡眠。具体分析如下:

1.增加运动量:运动能消耗身体能量,加快新陈代谢。当身体能量被大量消耗时,就会产生饥饿感。例如进行有氧运动,像跑步、游泳等,持续一段时间后,身体的糖原储备被消耗,血糖水平下降,大脑接收到信号后就会产生饥饿的感觉。而且运动还能提高胃肠蠕动能力,促进消化,进一步增强饥饿感。

2.延长进食间隔:如果平时每隔3-4小时就进食一次,可以尝试延长到5-6小时。这样身体有更多时间去消化和代谢之前摄入的食物,肠胃排空后,就会发出饥饿信号。比如早上8点吃早餐,正常12点吃午餐,可尝试推迟到1点左右,让肠胃有足够的时间将早餐完全消化,从而产生饥饿感。

3.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纤维、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增加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例。高纤维食物在肠胃停留时间长,不易产生饥饿感。而像精制碳水化合物等易消化食物,能较快被消化吸收,使肠胃更快进入排空状态。例如将早餐的燕麦粥换成馒头,馒头相对燕麦更容易消化,消化完后就会更快感到饥饿。

4.多喝水: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废物。有时候身体的饱腹感可能是因为缺水导致的代谢缓慢。当补充足够水分后,身体代谢加快,肠胃蠕动也会得到改善,从而更容易产生饥饿感。喝冷水还能消耗一定热量,加速饥饿感的到来。

5.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平衡,特别是影响调节食欲的激素,如胃饥饿素和瘦素。当睡眠充足时,这些激素能正常发挥作用,胃饥饿素会在适当的时候增加,向大脑发送饥饿信号。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激素失衡,可能会导致食欲紊乱,难以产生正常的饥饿感。

在尝试这些方法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度进行。过度运动或者过度节食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本身有健康问题,如糖尿病等,在调整饮食和运动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不要为了追求饥饿感而忽视身体的正常需求,健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