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总是有饥饿感怎么办

2025.02.23 12:28

如果胃总是有饥饿感,可以从调整饮食、规律作息、治疗疾病、调节情绪、适当运动这几方面着手。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饮食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胃容易产生饥饿感。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蔬菜像西兰花、芹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和全谷物燕麦、糙米等,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提供持久饱腹感。同时,保证每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例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消化吸收也较慢,可以延长饱腹感的时间。避免食用过多高糖、高脂肪、高油的食物,这类食物虽然热量高,但消化快,容易使人很快又感到饥饿。

2.规律作息:不规律的作息会影响身体的生物钟,进而影响胃肠功能。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进餐。例如,每天早上7-8点吃早餐,中午12-13点吃午餐,晚上18-19点吃晚餐。这样有助于胃肠形成规律的消化节律,使胃肠蠕动正常,消化液分泌规律,从而避免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饥饿感异常。

3.治疗疾病:一些疾病会导致胃部经常有饥饿感。比如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作用缺陷,导致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细胞处于饥饿状态,就会向大脑发出饥饿信号。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代谢加快,消耗增多,也会频繁出现饥饿感。如果怀疑是疾病原因,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糖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等,确诊后按照医生的方案积极治疗。

4.调节情绪:情绪对胃肠功能影响较大。长期处于焦虑、紧张、压力大等不良情绪下,会影响胃肠神经调节,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失调,可能导致饥饿感异常。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调节情绪,如冥想放松,每天花15-20分钟进行冥想,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像绘画、阅读等,让自己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减少异常饥饿感。

5.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肠消化和吸收能力。例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或者骑自行车等。运动还能调节身体的代谢水平,使身体能量分配更合理。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在饭后立即运动,以免影响胃肠消化。

在处理胃总是有饥饿感这个问题时,不要自行盲目用药或者采用极端的节食、暴饮暴食等方式。如果饥饿感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胃痛、呕吐、体重异常变化等,一定要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