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跳过缓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7

心跳过缓可能是由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因素:一些运动员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心脏功能强大,每搏输出量高,不需要很高的心率就可以满足身体的供血需求,从而出现生理性的心跳过缓。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定期体检,确保身体无其他异常即可。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导致心跳过缓。因为这些药物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如果是药物引起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3.心脏疾病: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疾病,会直接影响心脏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导致心跳过缓。对于这类病因,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治疗手段来维持正常的心率。

4.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代谢减慢,对心脏的刺激减弱,可引起心跳过缓。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

5.神经系统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压增高,可影响心脏的神经调节,导致心跳过缓。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减轻颅内压等。

在日常生活中,心跳过缓者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均衡营养,戒烟限酒。如果出现头晕、乏力、黑矇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