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狂犬病的狂躁期可分为哪三期

2025.08.21 17:54

狂犬病的狂躁期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在狂犬病的前驱期,通常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几天,患者可能感到不适,但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进入兴奋期,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激动、恐惧等情绪,常伴有水恐惧症,即对水的强烈恐惧感。此时,喉部肌肉痉挛会导致吞咽困难,进而引发恐惧和焦虑的加剧。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谵妄等精神症状,行为变得异常激动,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进入麻痹期,患者的神经系统逐渐受到损害,表现为肌肉无力、意识模糊,最终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在狂犬病的狂躁期,及时识别症状至关重要。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通常在被感染后数周至数月内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极高,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在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定期接种疫苗也是必要的。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有助于提高警惕,减少感染风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流浪动物接触,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动物,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狂犬病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也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影响,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提高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