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胆囊炎是怎样引起

2025.03.05 16:30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发生急性炎症引起的疾病,通常与胆囊内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有关。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当胆囊管被胆结石阻塞或发生其他原因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时,胆囊内压力升高,胆汁淤积,进而引发炎症反应。细菌感染也可能加重炎症,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发生。

急性胆囊炎的常见诱因包括胆结石、胆囊管梗阻、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胆结石是急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结石阻塞胆囊管或胆囊颈部,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囊内压力升高,引起胆囊壁缺血和炎症。胆囊管或胆总管的狭窄、肿瘤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胆汁排出障碍,进而引发急性胆囊炎。细菌感染通常继发于胆汁淤积,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和肠球菌等。细菌通过胆道逆行感染胆囊,加重炎症反应,导致胆囊壁充血、水肿甚至坏死。

急性胆囊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右上腹剧烈疼痛、发热、恶心、呕吐和黄疸。疼痛通常放射至右肩或背部,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加重。严重时,胆囊可能发生穿孔或脓肿,危及生命。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或CT。治疗包括禁食、补液、抗生素治疗和止痛,必要时需进行胆囊切除术。

预防急性胆囊炎的关键在于控制胆结石的形成和避免胆汁淤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有助于降低胆结石的风险。定期体检,尤其是腹部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胆结石或其他胆道疾病,及时干预。对于有胆结石病史的人群,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急性胆囊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