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损伤会引起水肿吗

2024.11.07 15:03

肝损伤可能会引起水肿。

当肝脏受到损伤时,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会发生紊乱。肝脏在蛋白质合成、胆红素代谢、激素灭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肝损伤后,一方面,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容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水肿,尤其是下肢等低垂部位的水肿较为常见;另一方面,肝脏对醛固酮等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会使得水钠潴留增加,进一步加重水肿表现。严重的肝损伤还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门脉高压等情况,使静脉回流受阻,也会诱发或加重水肿。

不仅如此,肝损伤引起的水肿还可能伴随其他一系列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腹胀、乏力、黄疸、食欲不振等表现。而且,随着肝损伤的持续进展,水肿可能会愈发严重且难以缓解。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肝损伤,恢复肝脏功能,水肿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生活上的不便,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腹腔积液、感染等,进一步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肝损伤患者,一旦发现水肿等异常表现,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肝损伤患者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等,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