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脑损伤会引起脑水肿吗

2025.01.15 17:40

颅脑损伤确实会引起脑水肿。脑水肿是指脑组织内液体异常积聚,导致脑体积增大,进而可能引发颅内压升高。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受到外力冲击,可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损伤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这些反应会促使脑组织内液体的积聚,从而形成脑水肿。

在颅脑损伤发生后,脑水肿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外伤导致的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会使得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入脑组织,造成细胞间隙液体的增加。其次,脑细胞在损伤后可能出现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液体的积聚。脑水肿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损伤的严重程度、个体的生理状态以及治疗措施密切相关。轻度的脑水肿可能在几天内自行吸收,而严重的脑水肿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及时识别和处理脑水肿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在处理颅脑损伤及其引起的脑水肿时,需特别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患者在受伤后应尽快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评估脑水肿的程度和范围。其次,医生可能会根据水肿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以减轻水肿、外科干预如开颅减压等。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以减少对脑部的二次损伤。颅脑损伤引起的脑水肿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