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脏损伤水肿怎么办

2025.03.05 16:30

肝脏损伤导致的水肿需要综合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处理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肝脏损伤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水肿则是肝功能受损后常见的表现之一。治疗的关键在于修复肝功能、减轻水肿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针对肝脏损伤的病因进行治疗是根本。例如,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进行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需戒酒,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需停用相关药物并给予保肝治疗。同时,使用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水飞蓟素等有助于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对于水肿症状,利尿剂是常用的药物,如呋塞米或螺内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电解质紊乱。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2克以下。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功能、电解质及水肿变化。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若水肿严重或伴有腹水,可能需要腹腔穿刺引流以缓解症状。同时,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以利于肝脏修复。饮食方面,建议选择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高盐、高脂肪及刺激性食物。

肝脏损伤水肿的治疗需个体化,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或停药。若出现严重不适,如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需立即就医。预防肝脏损伤的关键在于避免酗酒、合理用药、接种肝炎疫苗以及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过综合治疗和科学管理,肝脏损伤水肿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