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慢性胆囊炎的原因是什么

2024.12.31 08:17

慢性胆囊炎的病因主要有胆囊结石、细菌感染、胆囊缺血、胆汁酸代谢异常、自身免疫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慢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当胆囊内存在结石时,结石会刺激胆囊黏膜,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胆囊黏膜在结石的长期摩擦、压迫下,会出现损伤,导致炎症细胞浸润。对于胆囊结石引起的慢性胆囊炎,如果结石较小且无症状,可定期复查;若结石较大或症状明显,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胆囊。

2.细菌感染: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胆囊,如胆道逆行感染。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这些细菌在胆囊内繁殖,释放毒素,引发炎症反应。在治疗上,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胆囊缺血:各种原因导致的胆囊缺血,如血管病变、休克等,会影响胆囊的正常血液供应。胆囊黏膜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细胞功能受损,容易引发炎症。改善胆囊的血液供应是关键,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治疗血管疾病等。

4.胆汁酸代谢异常:胆汁酸的合成、分泌、排泄等环节出现异常时,胆汁的成分和性质会发生改变。例如,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容易析出形成结晶,进而刺激胆囊黏膜,导致慢性胆囊炎。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胆汁酸代谢。

5.自身免疫因素: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机体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胆囊组织,导致胆囊慢性炎症。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治疗,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适当运动,有助于维持胆囊的正常功能。如果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