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慢性胆囊炎是什么引起的

2025.01.07 17:53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胆囊的慢性炎症,通常是由于胆囊内胆石的形成、胆汁淤积或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当胆囊受到刺激或损伤时,可能会导致炎症的发生,进而发展为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胆石症、胆汁成分异常、胆囊运动功能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胆石的形成通常是由于胆固醇、胆盐和胆色素的不平衡,导致胆固醇结晶沉淀,逐渐形成结石。这些结石可能会阻塞胆囊的出口,导致胆汁淤积,从而引发炎症。细菌感染也是导致慢性胆囊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胆道存在结石的情况下,细菌容易侵入胆囊,引发感染。慢性胆囊炎的症状通常较为隐匿,患者可能会感到右上腹部隐痛、消化不良、恶心等不适,部分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导致胆囊萎缩。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慢性胆囊炎的发生至关重要。首先,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减少胆石的形成。其次,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胆囊的正常排空,降低胆石的风险。定期体检,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或肥胖、高脂饮食等风险因素的人群,及时发现和处理胆囊问题也非常重要。如果出现持续的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慢性胆囊炎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急性发作或并发症的发生,关注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管理慢性胆囊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