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张力性尿失禁要怎么办

2025.02.17 12:00

张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在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不自主漏尿。应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加强盆底肌肉锻炼、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盆底肌肉锻炼:盆底肌肉锻炼是改善张力性尿失禁的重要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锻炼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常见的锻炼方式包括凯格尔运动,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进行。锻炼时应注意收缩和放松肌肉,保持规律性,通常建议每天进行多次,每次持续几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许多患者会发现尿失禁的情况有所改善。

2.调整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调整对缓解张力性尿失禁也有积极作用。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膀胱的压迫,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纤维素摄入以防止便秘。适当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避免刺激膀胱。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3.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药物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一些药物,以帮助改善膀胱的功能或缓解症状。这些药物可能包括抗胆碱药物或其他调节膀胱功能的药物。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观察药物的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张力性尿失禁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手术方式有多种,包括悬吊术和植入物手术等,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而定。手术可以有效改善尿失禁的症状,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患者在考虑手术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利弊。

5.心理支持:张力性尿失禁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可能造成影响,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中。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其应对疾病的信心。患者可以通过参加支持小组、与专业心理医生沟通等方式,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从而更好地面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张力性尿失禁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许多患者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