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中医中便血有哪些原因

2025.02.06 18:06

中医认为便血的原因主要有肠道湿热、脾胃虚寒、气虚不摄、肝火犯胃、瘀血内阻。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湿热:肠道湿热是便血常见原因之一。若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等,湿热蕴结肠道,灼伤脉络,血溢脉外则便血。其便血多为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口苦,舌红苔黄腻等。

2.脾胃虚寒:脾胃虚寒可导致便血。久病体虚、劳倦过度等损伤脾胃阳气,中焦虚寒,统血无力,血溢肠内则便血。便血多为紫暗或黑色,伴有腹痛隐隐、喜温喜按、神疲懒言、便溏等症状,舌淡苔白。

3.气虚不摄:气能摄血,气虚则摄血无权。久病、劳倦、饮食失调等耗伤正气,气虚下陷,血无所摄而致便血。血色淡红,常伴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舌淡苔薄白。

4.肝火犯胃:情志不舒,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胃络受损则可出现便血。便血多为色红或紫暗,伴有胁肋胀痛、口苦、烦躁易怒等症状,舌红苔黄。

5.瘀血内阻:瘀血阻滞肠道脉络,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外溢可导致便血。便血紫暗,或有血块,伴有腹痛固定不移,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便血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过激,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