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什么病

2025.01.07 17:53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在主动脉壁的内外层之间形成夹层。这种病症通常会引发剧烈的胸痛,并可能迅速危及生命,因而被视为医疗急症。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主动脉壁的结构性改变有关,常见的诱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结缔组织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外伤等。患者在发病时常常会感到突发的撕裂样疼痛,通常位于胸部或背部,疼痛可能向肩胛骨、腹部或腿部放射。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器官缺血等严重并发症。根据夹层的部位和范围,急性主动脉夹层可分为StanfordA型和B型,其中A型夹层涉及升主动脉,通常需要紧急手术干预,而B型夹层则多为保守治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或超声心动图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在面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时,患者及其家属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是关键。由于该病症的症状与其他心脏疾病相似,容易被误诊,因此在出现剧烈胸痛等症状时,务必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对于已确诊的患者,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定期随访是非常重要的。控制高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等措施也有助于降低再次发生的风险。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因此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