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什么引起的

2025.01.07 17:53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流入主动脉壁的中层,形成夹层。这种情况通常会引发剧烈的胸痛,可能伴随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晕厥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后果。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诱因。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主动脉壁的结构变化,使其变得脆弱,容易发生撕裂。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埃勒斯-丹洛斯综合征等也会增加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因为这些疾病会影响结缔组织的强度和弹性。年龄增长、吸烟、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史等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急性主动脉夹层可分为两种类型:A型和B型,A型夹层涉及升主动脉,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而B型夹层则主要影响降主动脉,治疗方式可能包括药物管理和监测。

在面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时,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一旦出现剧烈胸痛或其他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超声心动图,以确认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夹层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A型夹层,通常需要紧急手术以修复主动脉,而B型夹层则可能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和心率来管理。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定期进行随访检查,监测心血管健康状况,避免高风险行为如吸烟和高盐饮食,以降低复发的风险。患者及其家属应了解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症状和危险信号,以便在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就医。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