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怎么判断肠道出血

2025.01.11 10:03

肠道出血可从便血颜色、伴随症状、病史、粪便潜血试验、内镜检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便血颜色:便血颜色能为肠道出血部位提供线索。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多为直肠或肛管部位的出血,比如痔疮、肛裂等,血液通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暗红色血便往往提示出血部位距离肛门较远,可能是结肠等部位的出血,如结肠息肉、结肠癌等疾病导致的出血,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经过氧化颜色变深。

2.伴随症状:伴随症状有助于判断肠道出血的原因。若伴有腹痛,可能是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腹痛多为隐痛或绞痛,同时有黏液脓血便;如果伴有腹部肿块,可能是肠道肿瘤,如结肠癌,肿块质地硬,形状不规则,可伴有肠梗阻表现,如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若伴有发热,可能是感染性疾病,像细菌性痢疾,除发热外,还有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3.病史:了解患者病史对判断肠道出血至关重要。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若出现肠道出血,可能是溃疡累及肠道血管所致。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的患者,容易出现肠道黏膜损伤出血。有肠道息肉或肿瘤家族史的人,肠道出血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的息肉或肿瘤有关。

4.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是判断肠道是否出血的常用筛查方法。如果试验结果为阳性,提示肠道有微量出血,可能是早期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肠息肉等疾病引起,但此试验特异性不高,一些食物如动物血制品、铁剂等也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

5.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诊断肠道出血的重要手段。结肠镜可直接观察到结肠和直肠内部的情况,能发现出血点、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并可进行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小肠镜则有助于诊断小肠部位的出血原因。对于急性大量肠道出血,还可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及时发现出血部位并进行止血治疗。

在判断肠道出血时,要综合多方面考虑,不能仅凭单一表现就下结论。例如便血颜色可能受食物、药物等影响,粪便潜血试验假阳性情况需要排除。同时,对于疑似肠道出血患者,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