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结核做皮试怎样看

2025.10.09 17:11

肺结核皮试是通过在前臂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局部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皮试后48-72小时需由专业人员测量硬结直径,硬结大小是判断结果的关键依据。

皮试结果的判断主要依据硬结的横径和纵径平均值。硬结直径小于5毫米为阴性,表明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5-9毫米为一般阳性,可能提示既往感染、卡介苗接种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0-14毫米为中度阳性,需结合临床评估;15毫米以上或伴有水疱、坏死为强阳性,高度提示活动性结核感染。但需注意,皮试阳性并不等同于患病,还需结合影像学、痰检等进一步确诊。皮试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感染,免疫功能受损者可能出现假阴性。

进行皮试前需确认受试者是否有结核病史、卡介苗接种史或免疫抑制情况。注射后避免抓挠、沾水,防止局部感染或结果误判。皮试后出现严重红肿、疼痛或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孕妇、急性传染病患者及免疫缺陷者慎用。皮试结果需由专业医务人员解读,避免自行判断延误诊治。皮试仅作为筛查手段,最终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