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结核皮试结果怎么看

2025.03.11 11:56

肺结核皮试结果的判断主要依据注射部位硬结的直径大小。皮试后48至72小时,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硬结,并测量硬结的直径。硬结直径小于5毫米为阴性,5至9毫米为弱阳性,10至14毫米为中度阳性,15毫米及以上为强阳性。阴性结果通常表示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阳性结果则提示可能存在结核感染或曾经接种过卡介苗。

肺结核皮试,也称为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是一种常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皮试通过在前臂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硬结的形成是由于免疫系统对结核菌素的反应,硬结越大,提示感染的可能性越高。皮试结果并非绝对,阳性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活动性结核病,也可能是既往感染或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阴性结果也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感染,特别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在判断肺结核皮试结果时,需结合临床病史、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对于皮试阳性者,建议进一步进行胸部X光、痰涂片或痰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诊断。皮试后应避免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影响结果判断。对于有结核病接触史或高风险人群,即使皮试阴性,也应定期复查。皮试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近期感染、疫苗接种、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因此在解读结果时需谨慎。